此外,继1958年之后,1969年长途客车又出现一次大发展,先后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20多家工厂开始生产长途客车,1965—1975年共生产长途客车2万7 858辆,缓解了公路客运的紧张状况,减轻了铁路客运的负担。截至1980年,交通部门列入长途客车生产计划的企业有31家,除西藏、宁夏、天津等地外,其他省市区均有定点生产企业。长途客车年产量由1964年的380辆,增长到1980年的6 385辆,初步形成年产万辆能力。
改革开放以来:客车产业迎来专业化、规模化大发展
在改革开放初期,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,中国客车发展速度不是很快,但仍有值得铭记的亮点。1979年北京客装公司用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底盘开发生产出我国第一辆空调旅游客车;同年,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修造厂试制成BCK652型长途客车,1981年进行车型改进,试制成BCK653型长途客车,该车型更适合山区行驶。直到80年代,中国客车自制底盘的诞生才真正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BCK653型长途客车
1.20世纪80年代积极探索,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制客车专用底盘
进入20世纪80年代,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统型设计,开发先进、适用的公交车专用底盘和公路、团体客车专用底盘,摆脱了我国客车长期依靠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的局面。具体如下。
建设部、中国城市客车城建设备公司组织统型设计,研制开发出CA151D4、CA151D7公交车专用底盘(三级踏步),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单机公交车和铰接式公交车;原交通部组织统型设计,开发出JT663公路、团体客车底盘,使得公路客车、旅游、团体客车有了专用的客车底盘;此外,由济南汽车制造厂研 制的8 t级大型客车专用底盘也用于改装大型公交车,典型代表车型就是北京客车装配公司生产的BK652型公交车。在此期间,中国客车史上的多项“第一”应运而生。
BK652型公交车
1981年,扬州汽车修造厂用原交通部统型设计开发的JT663客车专用底盘试制的客车通过生产定型鉴定,投入市场后成为中国公路客运的主流车型,单一车型累计销量1万4 849辆,市场占有率曾超过30%。
20世纪80年代,用原交通部统型设计开发的JT663公路、团体客车专用底盘生产的公路客车
1983年,江西上饶客车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后置汽油机团体客车,当年销量超过1 000辆,用户遍及全国各地,并出口东南亚和南美国家, 10多年间共销售约1万辆,这是我国最早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后置客车。
最早批量产发动机后置客车上饶SR665H型客车
1984年,沈阳市公交车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辆大型公交车,有3节车厢,总长22.43 m,设有60个座位,可载乘客300人,并采用余热取暖、隔音发动机罩等12项先进装置和技术。
1985年11月,山东淄博客车厂装配完成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辆双层客车,车内设有空调、闭路电视和电话,共有85个座位,最高时速可达110 km。
大陆第一台双层巴士
同年,北京客车总厂制造出京华牌BK6180型特大型铰接式公交车。
BK6180型特大型铰接式公交车
1988年,西安公路学院与扬州客车厂(原扬州汽车修造厂)联合开发推出国内第一款卧铺客车,在国家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,利用公路卧铺客车满足人们长途商务出行的需求,具有经济和舒适方面的运营特征,既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局面,又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的发展。
1988年,扬州客车厂制造的国内第一款卧铺客车JT6970W
继1988年1月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一厂成功试制生产“京通”牌BJK6900型长途客车后,1989年,北京市交通客车制造厂又陆续研制出“京通”牌客车系列产品,其中有BJK6650轻型客车、BJK6122型汽油机后置式团体客车,以及BJK6120、BJK6121型柴油机后置式旅游客车等。
短短10年间,我国客车产业在积极探索、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最重要的是突破了专用底盘的限制,形成了规模化生产;此后,又走上了技术引进的发展道路。
2.引进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,合资、合作生产客车
西沃B10M
进入90年代,客车行业发现了实现突破自我的最优途径,那就是引进技术,合资、合作生产。这期间,我国生产出很多技术先进、具有时代感的高等级公路、旅游、团体客车和低地板城市客车。
福莱西宝
由于当时欧、美、日、韩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商用车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,因此,我国客车企业技术路线的引进也就不外乎欧美和日韩2条路线,而技术引进的方式主要为技术合作和合资建厂。
采用欧美技术路线的客车生产企业比较多,当时的代表车型有北方尼奥普兰客车、凯斯鲍尔客车、西沃客车、亚星奔驰客车、福莱西宝客车、申沃客车、中通BOVA客车、南京依维柯轻客等,而采用日韩系技术的典型代表则为沈飞日野、桂林大宇、江淮现代、四川丰田柯斯达等。
20世纪90年代,桂林大宇生产的客车
同时,也就是在90年代中后期,我国自主 品牌客车开始逐渐崛起,其发展速度之快、发展势头之猛是谁都没有料想到的。据行业协会统计,1998年我国共生产客车20万2 387辆(不含微客)。
3.中国自主品牌齐发力:集成创新,自主研发
经过近80年的洗礼 和中国客车3个阶段的提升,进入21世纪的中国即已成为世界客车生产大国,而且具备了成为客车强国的实力。无论是在公路、旅游客车,还是公交车领域,我国客车都已走在了世界前列。客车生产规模化、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,逐渐形成以“一通三龙”为代表的中国客车龙头企业,以及极具潜力的黄海、安凯、中通、亚星、青年、恒通等骨干企业。
2006年,郑州宇通研制出ZK6128H型公路客车
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,各客车企业开发出众多高三级公路、旅游客车、旅游观光客车;为关注城市民生和节能环保,让公交车上档次、上水平,多种型式的公交车已走进我们的生活,如低地板、低入口 公交车,BRT公交车,新能源公交车等;为满足大型机场和接驳使用的机场摆渡车和机场巴士等;为“三农”服务,实现“村村通”而开发的农村客车等。中国客车已经书写下新的历史篇章,如今的中国客车已经成为全球客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007年,厦门金龙研制出龙威XMQ6129Y型公路客车
这个阶段,中国客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惊讶不已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,2008年我国客车(不含客车非完整车辆)产量达到25万2 837辆;同时,经过市场内部自身的一系列调整和外部因素的影响,中国客车开始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变得更加理性,曾经一味追求“量”的优势,也开始转变到追求“质”的高度。
在国内客车市场蒸蒸日上的同时,中国客车的出口业务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,特别是在2003—2007年的快速增长阶段。据统计,2007年我国共出口大中型客车4.25万辆,出口额9.1亿美元。中国客车出口量和出口额每年都在实现新的突破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,2008、2009年客车出口业务大打折扣,但只要有市场需求,相信中国客车还会在国际舞台上再现光芒。
2008年,青年生产的JNP6140机场摆渡车
不为人知的中国客车业发展简史(上)
河北降低油价补贴 加快公交领域新能源替代燃油步伐
将欧六产品引入香港,这一次它又捷足先登
电动客车轻量化、高强度、安全性取得重大突破
[视频]不输跑车!这些改装卡车太酷炫了
有话要说...